《好文分享:你身邊的是最適合你的人嗎?》
-2014-06-29 | 江兒,作者為中華迦拿婚姻家庭成長協會秘書長
我曾問過許多人:你要怎樣或是什麼時候才可以確定,「這個人就是你的最佳配偶」?
幾乎大家都答不太出來,彼此面面相覷,好像要說:「很難的問題啊!」「真有方法可以準確評估嗎?那趕快傳授一下…」甚至是:「永遠無法確定吧?」而我的答案真的很簡單!可是,大夥兒聽了總是想打我一下,因為好像說了什麼深奧的哲理,卻又好似根本沒說什麼。
「最後真的跟你結了婚的人,就是你的最佳配偶!」我說。或是,當牧師證婚時問你,你大聲說:「我願意」,那一刻才可以確定。
因為婚姻有一個很奇妙的特質,就在這一點上:我看過許多人,先是跟某人談戀愛了三到五年或七到八年,可是後來有個人出現不到一年,甚至才兩、三個月,便結婚了。請問,誰才是他的配偶呢?
前一個交往許久的關係,不是「達到很深厚的境界」嗎?後一個才剛認識、了解的,豈不是還很淺薄嗎?但是,真對不起,即使只是認識一天,只要「決定」,或說「下定決心」和誰結了婚,他就是誰的最佳伴侶!
#婚姻必須出於理性選擇
我還記得很清楚,自己新婚當晚的情況。我得先聲明,我確知我是很愛太太的,卻曾在腦海裡飄過一個念頭:「真的就這樣,自己的一生已被決定了嗎?」我的意思是:「啊?再也不能改變了嗎?她,就是我唯一的配偶了?怎麼能確定?誰能打包票?」
我雖是在庸人自擾、喃喃自語,但,軟弱又有限的我們,若能承認,豈不「都是這樣才能是確定」了,前述那三到五年或七到八年,不管歷史多悠久的戀愛,對婚姻而言,意義是不大的。
我必須說明白,那只是「念頭」,不是我的思想,可卻實實在在表明了人的可悲:我們總想完全掌握住未來和未知的什麼,最好是穩賺不賠、不必冒任何的險或付出什麼代價,或是期望有人能百分之百向我們保證:「娶或嫁誰」,包准幸福美滿、對方永遠愛我。
我後來完全搞懂了:絕對沒有這回事,因為,連上帝也不向你做這保證!所以,婚姻其實必須是理性的選擇,偏偏許多人誤以為是從感覺來,這兩者落差有多大啊!
不然,你回想看看,剛開始認識對方時,多半是覺得驚為天人,至少也是很有好感。為何不馬上結婚呢?因為,腦袋裡另一處的「理性」出來阻擋了:「不行啊!你沒有真的了解對方哦!」「再看看、再等等!」因為這樣而呈現在外表的叫做「我們在談戀愛」,骨子裡真實的語言則是:「還不能、也不敢確定,因為了解不夠。」
問題是,何時、怎樣才算是了解夠了呢?你想知道真相嗎?告訴你,根本沒有那一天。你的感覺永遠會不安,除非你讓理性來作主。但是,不管兩人在一起時間多或少,左評估、右分析、再考慮,仍然沒有全然的把握。唯有一樣東西拿出來用,這事才能「成了!」那就是「冒險!」不再想了!就這樣下定決心了吧!(還是不安)
#沒有人是全知者
所以說,只有結婚的那一天才能確定,對方是你的最佳配偶。否則,沒有人能像上帝一樣「全知」,怎麼估算都是惶惶而迷惘、猶豫而難決的!所以,前邊那兩例,才兩、三個月便結婚的人,其實就是因為比另一位資深交往者「勇於早做決定」,因而贏了這婚姻。
未曾明白這真相的人,常常是在婚姻門前徘徊許久,總是困惑著:「這世上,哪一個人才是我的最佳配偶呢?」因為,若不進入婚姻,理論上,兩人越交往、越了解對方,恐怕得到的結論只會是:「我們彼此好似越來越覺得不適合!」
這結論或感覺一點都沒有錯,原因是:這世上任何兩個人的差異度都極高,無論是男女差異、原生家族的迥別、互有天生氣質、不同成長路徑產生的迥異價值觀、族群或國籍的文化影響、夢想或生命方向等;且長期互動之後,兩人(或夫妻)間無解的情況,也高達69%(參自黃維仁博士親密之旅資料)。
#因了解而分開的迷思
這樣,相處越久、認識越多,了解就越透,豈不是越害怕嗎?「我怎麼能跟這樣一個如此不一樣的人過一輩子呢?」
這的確是事實,只不過,說這話之際,令人在乎的唯一差別乃是:你這個「驚人的發現」,是在婚前或婚後罷了!
婚前,你還來得及煞車,但是,你因此不跟對方結婚的判斷,未必是對了哦!因為你找來找去,都差不多會發現對方與你差很大!
反之,婚後,你也許以為離婚是唯一的鬆脫之道,但是據研究,夫妻因兩人差異太大而離婚的,衝動離了之後,後悔的比率高達九成。因為,吵架或發覺兩人大不同,是要開始懂得學習正確、有效的溝通,而非一走了之的離婚!
因此,常聽人說:「因了解而分開」,當然是積非成是的認知,真了解了,應該是容易在一起才是。夫妻不可能因兩人多方面一樣才能在一塊兒,因為上帝創造婚姻,本就為了使夫婦互補、合作建造家庭。多多不同,還能接納、相處一輩子,這乃是婚姻與生命存在真正的奧秘!
婚前只要不弄混了這個概念,對婚姻的意義與內容設定在正確的起點,便不致失望或覺得被騙(因為概念錯誤,其實是自己騙自己),這樣相處越久,越了解對方,自然成了「加分」的事。當然,也就絕對有助於你們勇敢地跨入神所預備的美好婚姻!
http://www.ct.org.tw/m/item_one/life/3/1780/2014